1. <pre id="zhtmh"><s id="zhtmh"><menu id="zhtmh"></menu></s></pre>
        歡迎訪問【小龍蝦養殖吧】!大家一起學習交流也可以關注公眾號領先查看最新信息! [設為首頁] [加入收藏]

      稻田養殖小龍蝦的十個技術要點【新手必看】

      來源:本站整理 發布于 2020-06-29 18:51:55 作者:longxia 閱讀()

      小龍蝦市場規模已達千億元,你知道多少小龍蝦品牌、誰才是小龍蝦第一品牌?日前,由《品牌農業與市場》雜志在數以百計的小龍蝦品牌中,匯總了品牌知名度高、消費者認知廣、產品品質佳的30家小龍蝦品牌,發起網絡投票,意在從品牌力、產品力、渠道力、營銷力、創新力等幾方面進行綜合評價,選出消費者心目中最好的小龍蝦品牌。目前,盱眙恒旭科技公司的“紅富貴”牌小龍蝦暫居投票榜榜首。一直以來,只要一提起小龍蝦,一定先想到盱眙,盱眙的池塘養蝦技術領先全國,近年稻田養殖小龍蝦也在盱眙逐漸推開,2016年已發展了幾千畝小龍蝦稻田養殖面積,已形成和池塘養蝦齊頭并進之勢。
       
      稻田養殖小龍蝦的十個技術要點【新手必看】
      小龍蝦稻田養殖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養殖模式,其養殖過程可分為上半年和下半年兩個階段,上半年的稻田尚未種稻,此時稻田以養蝦為主,若下半年的稻田種植水稻后不再養蝦,則全年的養殖與種植過程稱為“蝦稻連作”;若下半年在種植水稻的同時,繼續在稻田里養殖小龍蝦,則稱為“蝦稻共作”。2015年盱眙縣開展了“小龍蝦稻田養殖技術集成與示范”研究,取得了初步的成果,試驗區畝年產小龍蝦(雙季成品蝦及苗種)102.6千克,與種植一季麥和一季稻相比,畝均增收了1500元,農民增收效果顯著,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。
     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
       

      一、前期準備

       
      1-2月份,開挖“一”或者“L”形田邊溝,溝深0.6~0.8米、寬4米、坡比1∶1.5。完成土方工程后,大田中注水泡田1個月,以消除藥殘的危害。排水后施入160千克/畝生石灰清塘, 一周后投放生物培養基200千克/畝,同時栽植水草(伊樂藻)。水草每隔2~3米栽植一簇,覆蓋率占大田總面積60%左右。為促進水草生長,可施入發酵的農家肥或潑灑菌肥,在小龍蝦苗種放養時施用高溫Vc或金南農蛭弧菌以降低應激反應和提高苗種放養成活率。
       

      二、苗種投放

       
      3月-4月中旬,投放蝦苗5000~7000尾/畝,規格為140~300尾/千克。幼蝦顏色青褐或嫩紅色,活力強。苗種放養前用河水澆淋蝦苗2~3遍后多點投放至稻田的邊坡淺水區,讓蝦苗自行爬入田中,活力不強或接近死亡的蝦苗應及時撈出,防止水質受到死蝦的污染。
       

      三、日常管理

       
      4月下旬至5月底,水溫升高,應加強水質調控、水草養護、飼料投喂和病害防治。小龍蝦食性雜,可投喂植物性或動物性餌料,小雜魚應切碎后投喂。養殖前期投喂量為體重的1%~2%,5月中旬后投喂量為3%。上午8:00-9:00投喂全天飼料總量的30%,傍晚5:00至晚上8:00投喂全天飼料總量的70%。
       

      四、適時捕撈

       
      6月初至6月中旬,4-6月份一般稻田水溫為12~25℃,是最適宜小龍蝦生長的水溫,在此水溫條件下1厘米的蝦苗經3個月生長體重可達25~40克/尾以上,大規格蝦苗(120~140尾/千克)經45天的生長,體重一般可達50~70克/尾。因此,在6月中旬插秧前要陸續起捕銷售70%~80%的成蝦,此時應盡可能提高回捕率,未捕盡的小龍蝦留在溝中用于交配繁殖。
       

      五、蝦稻共作期

       
      6月中、下旬,稻田曬干后進行施肥、旋耕、平整。秧苗移栽前一周,每畝施用優質商品生物有機肥200~500千克,施肥后對稻田進行旋耕,將殘留的水草和肥料旋入表層泥土中作為水稻的肥料,并在稻田中每間隔5米開一條寬20厘米、深7~10厘米的小水槽供蝦苗在烤田時棲居,若稻田中的蝦苗密度較低,則可取消開挖水槽的工程。水稻秧苗栽插密度一般行距為22~25厘米,株距為18厘米,水稻栽插的密度為1.3萬穴/畝,移栽后做到淺水勤灌。共作期蝦苗應在秧苗返青后10天左右才可以投放,蝦苗與水稻共生時的放養密度為1500~2000尾/畝為宜。
       

      六、做好日常管理、及時捕撈成品蝦

       
      7月初-8月中旬,用生物農藥防治水稻病蟲害。應首選低毒、低殘留的生物農藥如井崗霉素、好力克和康寬等,噻嗪酮等對小龍蝦蛻殼有抑制作用應慎用。放養小龍蝦后稻田中的雜草數量明顯減少,通常不需除草,但除草劑類藥物如撲草凈等對小龍蝦的毒性極低,稻蝦共作時可以少量使用,但此藥降解慢、藥效長,大量使用不利于后期的水草栽種和生長。養殖過程中禁用小龍蝦高度敏感的有機磷或菊酯類殺蟲劑。正常情況下不再投喂人工飼料,并適時起捕成蝦出售。
       

      七、留蝦種

       
      8月下旬-9月底,未捕盡的部分成蝦在蝦溝中可自然交配和產卵?刹扇5~7天適當降低一次水位方式,以利于小龍蝦在溝坡上沿水位線上端掘洞穴居。溝中的小龍蝦處于交配繁殖期,應適當補充投喂一些優質飼料,以促進其性腺發育。
       

      八、親本培育準備

       
      10-11月水稻收割后,將部分粉碎的秸稈還田,曬田3~4天后,大田即可進水,3天后重新換一次水,水深為20厘米左右,再對大田進行消毒,7~10天后可移栽伊樂藻等水草,20天后水草已扎根發芽,此時可提高水位淹沒蝦溝,蝦溝中的親蝦及新孵化出的小蝦苗可將秸稈嫩芽、水體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作為餌料。
       

      九、小龍蝦越冬

       
      12月-翌年2月,隨著氣溫不斷下降,小龍蝦進入冬眠階段。此時大田里水深應保持在20~50厘米,以利于小龍蝦順利越冬。
       

      十、捕撈種蝦、培育小蝦苗

       
      3月-4月中旬,氣溫逐步回升,小龍蝦食量明顯增加,但此時水體中的水草、生物餌料較豐盛,每天的投喂量一般為每畝100~250克。4月中下旬應起捕上年余留的親蝦,以收回部分成本。5月份天氣轉熱,生態開始惡化,部分產卵后體質較差的親蝦出現死亡,及時起捕出售可以降低損失和養殖風險。捕撈結束后,可根據水體環境、苗種情況,決定是否需要補充外源苗種。如果發現小龍蝦苗種密度過大,則應捕出部分銷售,以防養殖密度過高導致商品蝦規格偏小和生態惡化現象的發生。

      原來稻田養龍蝦的優勢在哪里?
       
      稻田養龍蝦是一種稻田綜合種養技術。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是推動農業轉方式、調結構的重要舉措,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,對增加農民收入、穩定糧食生產、保障產品安全、促進產業融合等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       
      優勢何在?
       
      1、可以穩量增收。糧食產量不減,每畝還可增收幾千元。
       
      2、可以除草滅害,消滅田里的雜草和水生生物,尤其是許多危害性幼蟲。
       
      3、龍蝦游動、覓食有助于稻田松土、活水、通氣,增加田水溶氧量。
       
      4、通過新陳代謝,龍蝦排出的糞便起到了增肥的作用,從而使化肥、農藥的用量相對較少,確保水稻穩產優質,實現高效、生態、安全。

      稻田小龍蝦養殖技術視頻

     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,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,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,少妇高潮久久久久久
      1. <pre id="zhtmh"><s id="zhtmh"><menu id="zhtmh"></menu></s></pr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