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龍蝦養殖水不宜過深或過淺,而且養殖池塘最好要有坡度,可以更好地保證小龍蝦的對水要求。再就是水質的問題,有必要經常換水,水溫保持在10-30℃左右。同時,也可以在池中種植水生植物比如水草等。水草不僅可以凈化水,還可以確保水質,還可以為小龍蝦提供休息的地方。
1、苗種投放
3月下旬至4月下旬,使用良種塘口的越冬苗,每畝投放小龍蝦苗種4000尾。投放密度不宜過高,哪怕存塘口精養密度也要控制在80-100斤每畝,混養模式密度更要降低,控制在50-60斤每畝。苗種投放密度過大,會給池塘環境、管理等各方面帶來巨大壓力。
2、飼料投喂
除了養殖水體提供的自然餌料外,人工輔助餌料投喂在小龍蝦人工養殖中也極其重要。依據小龍蝦不同生長季節選取不同直徑、蛋白含量餌料。餌料投喂適宜,堅決不能投喂過多。
3、日常管理
(1)水質管理:水位根據水溫的變化而定,春季一般保持在0.6~1米,夏季水溫較高時,水深控制在1~1.5米;養蝦池水的溶氧量保持在4毫克/升左右,對龍蝦的生長發育較為適宜;龍蝦能夠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7~8.5,可每隔15天潑灑一次生石灰水,平均水深1米時,每畝用10千克,使池水pH值保持在7~8.5之間。
(2)水草管理:小龍蝦養殖一定要種植水草。除了一定比例的沉水性水草如伊樂藻、輪葉黑藻、苦草等,適量的浮水性或挺水性植物也很重要。高溫季節還需要結合池塘水草情況適當控制密度。
(3)疾病防控:及時掌握發病規律,查找根源時,不應只考慮某一個因素,應該把外界因素和內在因素聯系起來加以考慮。防治小龍蝦疾病要采取“預防為主、防重于治、全面預防、積極治療”等措施,控制蝦病的發生和蔓延。
4、日常巡塘
小龍蝦養殖管理其實并不難,現在技術已十分成熟,而且養殖模式也是多種多樣,但難點就在于如何做好科學的日常管理工作。小龍蝦養殖并沒有捷徑,若想提高養殖收益,就必須得做好養殖環節當中的每一環。
新手養殖小龍蝦有哪些注意事項?
一、場址選擇與建設
1、池塘
宜選擇通風向陽、土質保水、水源無污染的地方建池,池塘規格一般為10-30畝,水深達在0.5-1.5米,泥底且底部平坦,池壩坡比1∶3~4,具有方便的進排水條件和防盜防護措施。龍蝦打洞一般在30~40cm,有的達1米2左右,因此塘埂的寬度最好在1.5米以上,以防小龍蝦打洞逃跑。
2、稻田
選擇好養殖稻田水源充足、排灌方便、土質肥沃、保水性強、不易被山洪淹沒的稻田適于養蝦。面積以3300~20000平方米為宜,田間溝凼面積占稻田總面積的10%~20%左右。
開溝要在距離田埂內側1~1.2米處、沿四周開挖寬1.5~3.0米、深1.0米左右的環形溝。在田塊中間應開挖“十”字或“井”字形的田間溝,溝寬1.0米、深0.6~0.8米。田間溝與環形溝相通。利用挖出的泥土加固、加高田埂,埂面要加寬到1.5米左右,田埂和溝兩側的坡比都為2~3∶1。
另外要特別注意,小龍蝦對許多農藥相當敏感。不僅要注意自家最好不要使用農藥,還要注意相鄰的稻田的農藥使用。如果與其他稻田水體相通的話,旁邊的稻田使用的農藥一旦流入,很可能造成小龍蝦大規模死亡。
3、防逃設施
(1)塑料薄膜防逃在池埂的內側插上高30~40厘米的竹片,竹片間隔40~50厘米,竹片下部內側貼上厚塑料薄膜,高20~30厘米,再在薄膜內加插竹片,間隔同外竹片對應,并用繩夾牢固。同時,對夾牢固的塑料薄膜增加培土,一并打實,以防小龍蝦逃逸。這種防逃方式最為便宜但是不耐用,一般只能用1年。
(2)玻璃鋼防逃玻璃鋼大多數是指聚乙烯塑料板塊,一般約1毫米厚,用高度30~40厘米的平板玻璃鋼,插在池埂內側的1/3處,深入土層15~20厘米,內外兩側均用木樁加固,樁距70~80厘米。這種防逃方式可用6~8年。
(3)石棉瓦塊防逃將高度1.2米或1.8米石棉瓦塊分割成2~3段,插在池埂內側1/3處,人土深10~15厘米,注意瓦與瓦扣齒交墊,不見縫隙。瓦的內外均用木樁或竹樁固牢,樁距0.8~1米。這種防逃方式可用3~5年。
(4)60公分龍蝦防逃網,正?梢允褂5年以上,經濟實惠.是養殖龍蝦首選.
二、清塘消毒
有很多人事先沒有進行清塘消毒,結果養了一年,到頭來野雜魚撈起來不少,小龍蝦卻沒幾只。
池塘清塘消毒可有效殺滅池中的敵害生物(鯰魚、泥鰍、烏鱧、蛇、鼠等)、與之爭食的野雜魚類(鯉、鯽魚等)、以及病原體,保障小龍蝦的安全生長。
具體的操作方法可以參考下面:
1、生石灰清塘消毒。
生石灰清塘不僅能殺死池塘中野雜魚及其他水生生物,而且可以澄清池水,使懸浮的有機質膠結沉淀,同時有助于底泥礦化,釋放出被淤泥吸收的氮磷鉀等元素,有利于生物活餌料的培育。
干法清塘消毒:冬季將池水排干后,先將池塘暴曬、凍干半個月后。每畝用生石灰80公斤,化水全池潑灑,有條件的再用釘耙摟一摟,經過一周曬塘后,注入新水;
帶水清塘消毒:每畝水面按水深1米計算,用生石灰100公斤溶于水中后,全池均勻潑灑。
2、漂白粉消毒。
漂白粉具有藥性消失快、用量少的優點,在生石灰缺乏或交通不便的地區采用此種方法,對急于使用的魚塘更為適宜。但其消毒效果常受水中有機物影響,如池塘水質肥、有機質多,清塘效果就差一些。
干法清塘消毒:每畝用漂白粉4~5公斤。將漂白粉放入木桶或瓷盆中,加水溶解稀釋后,全池均勻潑灑。兩天后即可注入新水和施肥,7天后即可放養幼苗。
帶水清塘消毒:用量為每立方米水體20克。漂白粉溶化后,立即全池潑灑。放藥后7天左右可放苗。
3、二氧化氯消毒。
先引入水源后再用二氧化氯消毒,用量為每畝、每米水深10~20公斤,7~10天后放苗,該方法能有效殺死浮游生物、野雜魚類等,防止藍藻的大量滋生,放苗之前一定要試水,確定安全后才可放苗。
4、茶籽餅消毒。
茶籽餅含有12-18%的茶皂素。茶皂素是一種溶血性毒素,能使魚的紅細胞溶化,故能殺死野雜魚類、泥鰍、螺螄、河蚌、蛙卵、蝌蚪和一部分水生昆蟲,但對蝦蟹無害。
茶粕作為一種綠色藥物,它能自行分解,無毒性殘存,對人體無影響,使用安全。二是不殺死水草,對水草還有促長效果。三是對蝦、蟹幼體無副作用,不會影響在繁育蝦苗和培育幼蟹的出塘率。四是由于茶餅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,所以又有肥料的作用。
先將茶餅搗碎成小塊,在專用容器中加水浸泡1天1夜,選擇晴天加水稀釋,連渣帶汁全池均勻潑灑。1米水深每畝用量為40~50公斤,放藥后10天左右可放苗。
5、生石灰和茶籽餅混合清塘
茶籽餅能殺死野雜魚、蛙卵、螺、蚌、螞蟥和水生昆蟲,但對細菌沒有殺滅作用,所以效果不如生石灰好。在生產中,許多養殖戶發現,如果在浸泡茶餅時加入石灰水,能提高清塘效果。
在水深1米情況下,每畝用生石灰75公斤和茶籽餅45公斤。先將茶籽餅搗碎浸泡好,然后混入生石灰中,生石灰吸水溶化后,再全池潑灑。1周后,可以放苗試水,經確認無毒后方可大量放養蝦蟹。
三、苗種投放
投放養殖苗種為主,并不是說野生苗就完全不能投放,這里一定要清楚野生苗是何時出水,是否為自然捕撈的.
3-7月以投放青蝦苗,8月以后投放種蝦.
在投放苗種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?
1、距離
現在中國養殖的小龍蝦是原產于美國的克氏原螯蝦,各地的野生苗種都是一個品種,雖然性狀上有一定不同表現,但還沒有形成明顯的譜系差異。
養殖的時候最好選擇適應當地環境的本地苗種。如果從外地購買苗種的話,一定要注意運輸方式。
2、密度
小龍蝦的養殖密度要合理控制,密度小收益也會相應減少,密度大的話養殖難度會成倍上升,新手難以控制風險,一旦發生意外就可能血本無歸。
小龍蝦的養殖模式眾多,不同的模式投放的密度都不同。先不論蝦蟹混養、蝦稻共作這些較為復雜的模式,單純養殖小龍蝦的話,每畝放養規格70~90尾/公斤的蝦苗50~70公斤左右是相對合適的。
3、更新
不少人認為只要第一年投入種龍蝦后,通過自身不斷繁殖,年年獲取不錯的收益。其實龍蝦養殖投種第二年產量最高,以后逐年下降。由于龍蝦生命周期為18-24個月,加上近親繁殖,功能退化,抗病力下降,3年后產量會銳減。
每年應該從外部投入新的苗種,與池塘中留存的苗種雜交,保證小龍蝦品種不退化。
四、水質管理
雖然小龍蝦的對環境的忍受能力較強,在惡劣的水體環境中也能生產,但更加喜歡清潔的水體。尤其是規;B殖時,惡劣的環境會導致小龍蝦的病害多發,生長緩慢。就算成功養出了成品蝦,蝦的品相較差,不受市場歡迎。
同時水質也不能過于清瘦,要肥瘦適度,否則小龍蝦的收獲率會較低。
水體透明度在30cm左右,溶氧量>5毫克/升,高溫季節水位保持在80厘米以上。日常管理中可以使用EM菌之類的生物制劑進行調水,并保持適當水量和水位穩定,不頻繁換水。水質惡化不得不換水的時候,,加注新水時一定要用0.5毫米孔徑的網片過濾,并注意避免劇烈沖刷池底,以免將底質污泥沖起。
稻田養殖小龍蝦時,一方面要注意能不使用農藥就不要使用;另一方面要注意清理稻梗,避免腐爛影響水質。
五、水草栽植
”龍蝦好不好,池里有無草。龍蝦大不大,塘中草當家。”
水草,在龍蝦養殖中,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水草第一可填補龍蝦餌料攝食不足,補充大量維生素;第二可以防風浪,吸收水體中部分有害物,凈化水質,平衡水體環境;第三能為幼蝦、脫殼蝦提供隱蔽、棲息場所,減少以強欺弱。
新手養殖的時候一定不能忘記栽植水草,可以栽植伊樂藻、輪葉黑藻、水花生、苦草等。應堅持“分布均勻、品種搭配、密度適當”的原則,以滿足小龍蝦棲息、攝食、生長、繁殖的需求。
在池塘中央呈井字型栽植,在池塘四周沿池邊水位線1米呈口字型栽植,水草栽植點位不能過密,以保證龍蝦正常生活、游動通道暢通;在池塘中央以栽植輪葉黑藻和水花生為宜,在池塘四周以種植伊樂藻、苦草為佳;水草覆蓋密度控制在蝦池總面積的60%左右,過多時要人工撈除,不足時應及時補充。
尤其要注意伊樂藻的日常管理。伊樂藻不耐高溫,經常有養殖戶在四五月份沒有及時刈去過于旺盛的伊樂藻,到了高溫季節就大量死亡腐爛、敗壞水質。
六、飼料
新手養殖時經常出現所用飼料質量差,投喂量不足的情況。
飼料投喂應注意以下幾點?
1、飼料品種
龍蝦是雜食偏動物性餌料的生物,其生長是否良好,取決于蛋白的攝取量,可以以新鮮小雜魚或冰鮮魚為主,輔以植物餌料。腐爛變質的動、植物飼料不要投喂。
豬、牛、雞等禽畜的下腳料要謹慎投喂。雖然小龍蝦愛吃,但很容易惡化水質,引起小龍蝦疾病。
新手難以掌握合適的配比與質量的情況下,最好選擇投喂蛋白含量30%以上的配合飼料,并投放一定量的活螺螄。螺螄一方面可以充當鮮活餌料,另一方面可以凈化水質。
2、投喂時間
小龍蝦多晝伏夜出,在夜里活動覓食是它們的習性。投喂飼料要堅持每天上午十點、下午四點各投喂一次,下午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70%左右。
3、投喂量
日投喂量按池蝦體重的3%,并根據天氣、水質情況適當增減,以在3小時內吃完為佳。
4、補鈣
小龍蝦的蛻殼生長也離不開鈣。小龍蝦的生長要通過不斷蛻殼和硬殼來完成,因此需要從水體和餌料中吸收大量的鈣來滿足生長需要,但集約化的養殖方式常使水體中礦物質含量嚴重不足。鈣、磷吸收不足就會導致小龍蝦的甲殼不能正常硬化,發生軟殼病或蛻殼不遂,生長速度減慢,嚴重影響小龍蝦的正常生長。因此,為了確保小龍蝦的生長發育正常和蛻殼的順利進行,需要及時補鈣,以堅固甲殼、增強抗應激能力、避免病毒侵入而影響健康養殖。補鈣可以從兩方面著手,一是不要清理小龍蝦蛻下的殼,讓其中的鈣元素回歸水體;二是在飼料的添加硬殼抗激等補鈣產品。
七、疾病防治
有人認為“龍蝦不會生病”,其實不然。在進行高密度養殖之后,各種環境因子都易引起龍蝦發病。解決的辦法主要以預防為主,定期使用藥物。在養殖過程中水體要定期消毒,若水體pH值<7,每隔15-20天,將生石灰按20克/立方的濃度化漿后均勻潑灑。
一旦發病,要及時處理。在不了解病害的情況系,要及時詢問專業技術人員,不要自己胡亂治療。
養殖不能僅憑經驗和運氣,最主要還是靠養殖技術的提高。要經常參加的養殖技術培訓班,虛心向專家請教。
八、捕撈
長期捕撈、捕大留小是降低成本、增加產量的一項重要措施。
小龍蝦的成長速度不一,經過2個月的飼養,就有一部分小龍蝦能夠達到商品規格。這些小龍蝦基本上的飼料轉化率很低,繼續飼養效益不高。將達到商品規格的小龍蝦捕撈上市出售,未達到規格的繼續留在稻田內養殖,可以降低稻田小龍蝦的密度,促進小規格龍蝦快速生長。
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,采用蝦籠、地籠網起捕,效果較好。也可用抄網在蝦溝中來回抄捕,最后在排干水,將蝦全部捕獲。2-3月份放養稚蝦,一般在9-10份進入捕撈高峰期。9-10月份放養種蝦,一般在翌年5-6月份進入捕撈高峰期。平時捕大留小,繁殖期禁止捕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