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鰍的養殖周期一般是5~6個月。泥鰍的生長速度較快,當年孵化的魚苗在人工養殖條件下5~6個月即可達到商品規格,事實上除了種苗外很少養殖1年以上,原因是從第二年起泥鰍的生長速度要慢得多,大多數養殖場都是養5~6個月,這樣一年可以養兩季。
泥鰍黃鱔可以一起養嗎?
泥鰍黃鱔可以一起養。泥鰍喜歡在水的中下層和底層活動,多以浮游生物、水生昆蟲為食,還能以黃鱔剩余的殘餌為食;而黃鱔喜歡在水的中上層活動,以一些軟體動物(如蚯蚓、黃粉、蠅蛆和一些游蟲)為食。
這樣混養無需為泥鰍喂更多的餌料,不僅減少了飼料的損失和浪費,還避免了水質惡化。
養泥鰍用什么土質較好?
生產實踐表明,用黏質土(呈中性或弱酸性)養殖的泥鰍品質較好,在黏質土中生長的泥鰍,其身體為黃色,含有的脂肪較多,骨骼軟嫩,味道鮮美。
在沙質土中生長的泥鰍,其身體的顏色一般為烏黑色,脂肪相對較少,骨骼較硬,口感也比較差。
如果需要在沙質土質的池塘內養殖泥鰍,建議在放養前施入大量的糞肥來改善底質,為泥鰍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。
泥鰍怎樣養才能長得快?
1、飼養池建造
選擇光照良好,溫暖通風,交通便利,水源充足,進排水方便,3公里內無污染源的場所建造飼養池。養鰍池土質為中性或微酸性黏質土壤。
2、清池消毒
鰍種放養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。留池水10厘米深,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潑灑。
3、苗種放養
鰍種放養前用3%的食鹽水浸浴消毒10分鐘。選擇晴天中午每平方米放體長3到4厘米的鰍種50~60尾。
4、飼料投喂
泥鰍食性雜,水中的小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及有機碎屑等都是它喜歡的食物。人工飼養還應投喂蛆蟲、蚯蚓、小雜魚肉、蚌肉、魚粉、畜禽下腳料等動物性飼料及麥麩、米糠、豆渣、餅粕等植物性飼料。
5、水質管理
泥鰍放養后,根據水質肥瘦情況適時追肥,培養浮游生物,使水體始終處于活、爽的狀態。水溫達到30℃時,及時更換新水,并增加深度,以降低水溫,防止浮頭。越冬季節,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,只需增加池水深度,在池角放入豬牛糞,以提高水溫,確保泥鰍安全越冬。
6、日常管理
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,檢查泥鰍的活動、吃食、病害等情況,同時,觀察養殖池有無滲漏水,泥鰍有無逃逸現象,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殘留飼料,做好日常記錄。

放養泥鰍水花的水位應該保持在100-150cm,同時還應該池底加入一定量的淤泥,淤泥的深度需要在10-15cm之間。在放養之前還需要用生石灰對池塘進行消毒,從而保證泥鰍后期的生...[詳細]
- 20-09-24 / 泥鰍養殖技術 / 閱讀:416